
聚焦教学创新 彰显育人成效:我校举办教学 成果奖评选活动
2024 年 11 月,我校启动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,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、一流专业与课程打造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、应用型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,系统梳理近年教学改革实践,精准凝练各领域的标志性成果。经过严格的评审环节,2025 年 4 月评选工作圆满落幕,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1 项、二等奖 1 项、三等奖 2 项。这批获奖成果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扎实探索,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、培育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劲动力。
产教深度融合,打造育人标杆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师团队申报的《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》成果以“面向产业、校企融合、医工融合” 的办学理念为指引,深耕产教融合育人路径。自2016年起,团队陆续与沈阳爱络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沈阳百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、辽宁蜻蜓健康科技有限公司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沈阳金冉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携手开展课程联合研发、实习实训共建等工作,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。通过将产业需求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团队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同频共振,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
岗课无缝衔接,创新职教路径。卫生职业学院教师团队申报的《“校企协同、岗课融合”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 “何氏实践”》成果提出“校企三结合、岗课三融合”的课程建设新理念。创新性提出素质培养与职业精神、教学资源与行业资源、专任教师与行业骨干、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、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、教学实施与岗位情境6组范畴,作为推进产教协同的匹配触点和具体落点,系统建立校企协同、岗课融合的匹配关系规则,具化了产教协同理念。学校、企业、专兼职教师对校院协同共建课程的路径、方法达成高度共识,将职业精神、产教协同要求有效落实到职教校企协同、共同育人的工作实际,实现了“校企6协同、岗课融合”共建课程的理念创新,对深化职教产教协同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。
数字赋能教学,拓展育人维度。护理学院教师团队申报的《“数字资源、平台赋能”的护理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》成果以OBE理念为核心导向,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。依托学校雨课堂平台,团队将优质课程资源系统上传至云端,为学生搭建起便捷高效的预习与自主学习阵地;部分课程则采用小班化研讨式教学,强化师生互动与思维碰撞,显著提升课堂教学实效。为拓宽学生知识视野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,团队积极联动省内高校开展专业课程“跨校修学分”合作,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。
产学研一体化,激活育人动能。基础医学院教师团队申报的《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体系实践研究成果》在“产学研一体化”框架引领下,教师团队依托科研中心优质平台,带领学生深度融入产业一线与科研现场,引导学生直面真实的市场需求与技术难题,系统梳理医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突破性成果。通过沉浸式培养模式,学生精准锚定奋斗方向,提升专业自信。学生群体踊跃参与各类学科竞赛,斩获多项省级、国家级奖项,充分彰显了成果转化的实效。
教学成果奖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、彰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窗口,更是展示办学实力的关键平台。此次评选的丰硕成果,是学校长期深耕教育教学、精心培育教学亮点的厚积薄发,是始终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理念、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生动见证,集中体现了学校在坚持内涵发展、打造特色办学品牌、提升教师执教能力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。
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,系统推进获奖成果的宣传推广与转化应用。同时,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深耕教学一线,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,加大高水平成果培育力度,健全教学成果奖培育体系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、实现新跨越。